首页> 新闻中心 - 什么是铁路物流-迈泽物流

什么是铁路物流-迈泽物流

文章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22/6/21
随着国内外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生产力布局的不断调整,运输能力的不断释放,铁路物流应运而生。以铁路货运站等资源为基础,融合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及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综合集成空间,既可以作为铁路自身提供物流服务的场所,也可以作为吸引相关物流企业入驻、共同开展物流服务的公共物流基地。铁路物流一般具有适度超前、功能齐全、能力强、装备先进、辐射广泛的特点。
铁路物流是依托铁路点、线的集合,发挥基础设施和生产经营的网络经济特性,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根据铁路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条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对货物从供给地到接收地的物理流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与现代物流企业相比,铁路货代行业还存在以下差距。第一,现代物流企业一般为用户提供综合服务,铁路运输代理企业只提供铁路运输代理服务。铁路运输代理企业在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上很难与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第二,一般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有组装配送节点,可以很方便地选择运输工具。而铁路运输代理企业的运输工具相对单一,在操作上明显不够灵活。第三,现代物流企业建立了功能齐全、面向社会的电子商务网络,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使信息活动高效、准确。然而,铁路运输代理企业还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铁路总公司组建了三家具有现代物流功能和网络优势的专业运输公司。总体来看,我国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各方面的合力正在逐步形成。2001年,国家经贸委会同铁路、民航、信息产业、原外经贸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2003年,国家发改委会同九部门,向国务院联合提交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物流相关部门的合力正在逐步形成,政策环境在逐步改善,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中国铁路物流的发展历程
中国铁路物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萌芽起步阶段,重点发展传统货运站;二是探索发展阶段,重点关注具有物流发展理念的节点,如集装箱中心站、大型装卸站等;第三,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的提出标志着进入系统开发阶段。
1.萌芽的最初阶段
建国以来,随着铁路网的逐步完善,铁路货运站也得到发展,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货运站网。20世纪80年代,公路运输发展迅速,铁路运输量呈下降趋势。铁道部重点推进零担运输集中改革。七五期间,暂停了2000多个车站的零担业务,全路大部分路段取消了沿途零担列车。“八五”期间,重点开展了整车集中运输的理论分析和地方试点工作,对冰装冷藏车和危险品处理站进行了整改;在理论研究和部分铁路局试点的基础上,铁道部于1996年开始在全路实施货运业务集中,要求停止日均装卸车不足1车的565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平均站间距延长至14公里。1997年停止日均装卸车3辆以下的1042个车站的货运业务,“九五”末关闭日均装卸车5辆以下的车站的货运业务。
铁路货场在集中办理货运业务、关闭小型货运站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此来增加运输和收入,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20世纪80年代,一些铁路局结合多种经营发展的实际,开始尝试建设企业开展铁路延伸服务的业务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有效缓解铁路货场能力的不足,多种经营铁路系统开始自建货场,以满足大规模运营的需要,但普遍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与此同时,铁道部推出多项规范性文件,积极鼓励货运站拓展服务功能,强调货运站段和二级货运站应在货运站内依托相关部门设立货运营销机构;鼓励发展货场市场,形成新的物流配送中心,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吸引货源。
上世纪末,“现代物流”一词在中国大陆掀起热潮。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铁路系统逐步认识到物流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巨大作用,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发展以传统货运站为主,多元物流基地为辅。在道路运输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形成了优化既有货运站布局、拓展货运站服务功能的发展特点,但没有形成自上而下、具有整体指导意义的统一布局优化方案。服务功能的拓展大多从提高自我收益的角度出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尚未形成。
2.探索发展期
2003年,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研究提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3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总体规划》(冀集[2003]36号),明确了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规划,提出规划建设上海、昆明、哈尔滨、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天津、青岛、北京、沈阳、成都、重庆、Xi安、郑州、武汉、大连、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仓储、拆箱、加工、包装、配送、商业、信息处理等多种综合物流和多式联运功能。是以铁路集装箱服务为主的综合物流基地,是铁路物流中心的重要体现。
2003年12月,铁道部正式成立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铁特种货物运输有限公司、中铁快运有限公司,标志着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了新的探索,对铁路物流融入现代物流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之后,由三大专业运输公司牵头,建成了一批具有典型物流运营特色的行包邮政基地、商品货车物流运营基地和专业化车站。
现阶段,传统货运站业务集中化继续推进。从2003年开始,逐步整合部分运量不大的货运站,努力实现铁路货运“集中受理、优化装载”,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效率。到2006年,5万吨以下货运站减少到925个,平均每百公里营业里程小型货运站由2001年的2.56个减少到1.26个。公路网上小型货运站的密度减少了约50%,货车周转时间从2001年的5.08天减少到4.92天,显著提高了铁路货运效率[]。铁路货运站布局调整正朝着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适应了现代运输物流的基本需求,符合铁路物流中心的总体发展方向,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6年铁路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两整合一建设”,即整合零担业务和运量小的货运站,建设战略装车点(后称为大装车点),进一步推动货运站布局优化调整。同年,铁道部发布《关于结合“两融合一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多种经营发展的通知》,开始大力推进以大型装车点为重点的物流节点建设,鼓励发展运输、贸易、代理、仓储、配送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建设大型装车点,保证大宗货物运输,缓解货运站能力不足。基于稳定的供应条件,要求大宗物资供应量达到每天一列以上,单个品类年运输能力达到150万吨以上。它还配备了智能装载系统,巨大的存储容量,以及高效和大规模的运作方式,这已成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截至2010年底,全路已建成近710个大型装车点,这些装车点发送的货物占全路发送货物的40%以上。
2006年《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实施“集装箱物流中心”建设规划,这是铁路系统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中“物流中心”的专业名称,表明铁路系统已经正式接受“物流中心”的概念并加以推广。同年,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由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5家股东组成,主要负责18个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目前,上海、昆明、重庆、成都、郑州、大连、青岛、武汉、Xi安等9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经建成运营,初步形成了铁路集装箱运输节点网络。
2006年至2008年,铁道部科技司、交通运输局、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成立项目组,对“现代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机遇、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现代铁路物流中心的功能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宏观规划、建设发展模式、运营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研究结论和成果,在铁路内外受到广泛关注。2007年,铁道部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启动了西藏那曲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2008年,厦门前场超大型货场按照现代物流中心的理念,开始了前期的市场分析和可行性设计。此后,各铁路局针对邮政包裹基地、集装箱物流中心、商品货车运营基地等多种形式的物流中心,进行了货运站、多元物流基地、专业运输公司的转型升级的广泛探索和实践。
在这一阶段,铁路物流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三大运输公司以现代物流发展理念建设了一批物流节点,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规划建设的不同物流节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重复建设、资源利用不足等现象开始出现。如何规范和引导现有节点向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成为铁路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
3.系统开发期
2011年,铁道部在前期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铁路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铁运[2011]69号,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在规划的42个全国和98个区域铁路物流节点城市中,建设80个左右铁路物流节点城市。规划还对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说明:“新建货运站和铁路物流企业运营基地要按照物流中心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现有货运站和铁路物流企业运营基地要逐步改造为物流中心,重点推进信息化,完善铁路线路、装卸机械、货场仓库、场内道路,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对受各种因素制约、发展空间不大的货场,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进行优化整合。”《规划》不仅指出了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发展方向,也为各铁路局开展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提供了宏观布局依据。2012年以来,各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对铁路物流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服务等后续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实践。
中国铁路物流发展现状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系统将现代物流理念引入铁路建设,逐步建设了一批不同于传统货运站的物流节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铁路物流规划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根据“十二五”铁路物流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家、区域、区域三级物流中心布局规划,各铁路局铁路物流选址规划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铁路物流节点网络进一步完善。=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
南宁、昆明、兰州等铁路局在管理中分别对铁路物流进行了规划。
铁路物流分类规划是铁路物流规划建设的关键环节,对铁路物流的进一步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我国铁路物流规划建设及其后续运营的快速推进和实施。
(2)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初步说明
为进一步推进铁路货运站向物流中心转型,满足物流市场需求,铁道部运输局在上海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发布的铁路货场、专用线货运设备设施建设相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功能等相关指导性文件的起草论证工作。 设施设备的配置等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会同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典型铁路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 到2013年3月,《铁路标准化货场管理办法》、《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政策措施》、《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志暂行技术规范》、《铁路货运标志暂行技术规范》、《铁路货场功能及设施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为铁路物流中心的设计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铁路货运站场功能及设施设备配置指导意见》明确了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功能、增值功能和辅助功能的具体内容,从选址要求、功能设置、功能区划分及平面布局、货运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等方面对铁路物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设计和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文件本着提高门到门联运和整个物流节点服务效率的理念,在有机吸收铁道部规划司、建设司、工程鉴定中心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详细制定了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宽度、面积、站台宽度、高度、道路硬度等重要设计和施工参数。这对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推动铁路货运站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的《铁路车站和枢纽设计规范》和《铁路车站客货设备设计规范》正在原铁道部建设司的主持下进行研究和修订。
(3)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
近年来,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货运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也相应提高。视频采集、条形码、RFID、手持终端等物流信息技术设备。已陆续在铁路货运站应用;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车次识别系统、列车预确认系统、运输调度信息系统、铁路办公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强化了铁路物流在正点、货物跟踪、车辆识别、信息提取和查询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为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货运和物流作业的组织效率、服务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火车站推广应用口岸信息平台,实现了与海关、质检部门的信息互通。
2012年9月20日,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在全路投入使用,基本实现货运需求在线受理,为客户提供业务办理、运输资源公示、信息查询等多元化服务,使铁路运力更加公开、公平地为客户服务。铁路电子商务平台的全面推广,改变了传统铁路货运站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铁路货运装卸和运输组织一体化管理,适应了现代物流的市场需求,有效促进了传统铁路货运站向物流中心的转型升级。
(D)营销和全程物流服务的概念得到迅速推广。
为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需要,实现从大宗货物运输向全方位物流运输转变,从按计划组织运输的生产方式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各铁路局积极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制定并实施货运营销组织计划。截至2013年5月31日,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等13个铁路局成立了铁路货运营销中心,哈尔滨铁路局和广铁集团分别成立了货运市场部和货运营销部。通过简化手续、拓宽渠道、开放收货方式,将货运计划申报、用车请求、用车认定等繁杂的手续,被取消,有效促进了客户在铁路物流中心获得直接、简单、快捷的服务。
同时,铁路系统大力发展全程物流,整合运输物流服务资源,快速构建“门到门”运输体系,提升铁路物流中心延伸功能。在现有装卸、仓储基础上,积极拓展门到门接装、门到门卸、短途运输等服务领域,构建“门到门”接运网络,加快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
中国铁路物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铁路物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发展理念,挖掘物流资源,拓展服务功能,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是,面对改革的新形势,仍存在服务功能不全、营销意识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低等问题。
(1)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空间迅速扩张,许多传统的铁路货运站和线路被包围在城市中心。比如北京铁路枢纽和平里站位于二环内,广安门站位于二环和三环之间,逐渐被居民区和商业区包围。由此,货运站向铁路物流转型升级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面临着外迁的迫切需求。此外,与目前大规模的铁路网建设相比,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速度相对较慢,尚未形成良好的铁路线上线下协调能力,甚至影响到十万年战略中准时制列车的运行。加快实施“十二五”铁路物流发展规划中的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迫在眉睫。
铁路物流服务功能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铁路货运站的服务功能仍具有明显的传统货运服务特征,仍以基础货运服务为主,缺乏仓储、配送、配送加工、包装等多元化物流增值服务。与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念要求的服务功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当前市场上由“小批量、大批量、长周期”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时效性”转变的物流。
(2)业务范围急需扩大。
铁路货场经营范围有限,不能经营仓储、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服务。与“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003年,铁道部发布《铁道部关于规范铁路货物运输经营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八个严禁”),规定了八条命令,包括“禁止通过超期服务或运输代理人要求货主办理货物运输”。“八不准”的提出,杜绝了当时利用铁路运输能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以及部分铁路人员通过手中的计划不足,间接或直接强迫货主进行货运延伸服务。从规范铁路服务行为、树立铁路服务良好形象的角度看,“八不准”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市场的需求正逐渐扩展到包装、加工、门到门物流等多种延伸服务。同时,随着我国铁路网的大规模建设,铁路运输能力逐步提高,铁路运输计划的供需状况也将随着运输能力的提高而发生变化。争取更大的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的货物将逐渐成为铁路货运站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铁路货运站经营管理的内容也需要逐步向延伸物流服务发展。“八不准”的一些内容无疑与这种新形势有一定的不适应。
此外,我国铁路货运、行李、装卸、货代等部门仍处于分散状态,组织机构和管理层级多,铁路局和站段各部门实体条块分割,导致整个物流供应链各环节脱节。导致经营管理中信息流不畅,整体协作性差,货运运营成本增加,从而影响铁路货运物流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和铁路物流服务的拓展运营。
(3)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已经配备了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装备,但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表现在三个方面: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技术装备配合不好。
首先,托盘作为现代物流中高效的搬运和装载工具,在铁路物流中心的使用和推广并不广泛。铁路物流节点的龙门吊、正面吊等大型机械化装卸工具数量也不足。相当一部分货运站仍然依靠人工装卸,不仅装卸效率低,安全性也不够。其次,铁路物流节点中有大量设备处于报废和技术状态不佳的状态,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先进设备应用仍然不足。再次,铁路物流中心各种设施设备衔接协调性差的问题明显。例如,由于各种货车的平台和地板的高度不同,以及托盘等载体的不协调,大多数叉车连接不良,影响了效率。
(四)铁路物流人才缺乏
处理铁路货运组织、货场管理、铁路物流信息处理、铁路货运物流营销等的基本能力。能适应铁路货运和货运中心运营相关的专业岗位,服务铁路物流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铁路物流的发展。
中国铁路物流的发展趋势
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将全面推动铁路货运走向市场,实现货运物流一体化发展。在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的形势和要求下,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将进一步向建设合理化、功能多样化、设备现代化、装卸便捷化、服务全程化的方向发展。
(1)物流中心的建设将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为落实《铁路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各铁路局将加大现有货运站改造升级力度,以信息化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重新审视和调整铁路货场定位、布局、分工和功能设置,更新货场设计理念,加快建设一批现代铁路物流中心。同时,跨局协调机制的建立将有力推动全国铁路物流中心的联合发展,提高铁路物流中心的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铁路物流网络资源的聚合,促进铁路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为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加快货运组织改革进程,全面提升全路物流服务能力,各铁路局将加强铁路物流中心与相关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加快联运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设施的衔接和匹配,促进综合运输网络布局的完善,从而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物流的整体运行效率。
(2)服务功能将向多元化发展。
面对客户对全流程物流服务的需求,铁路物流中心将加强运输、装卸、包装、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供应链管理和衔接,实行功能系统化、组织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综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全方位、高质量的增值服务,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同时,铁路物流中心将积极拓展新的服务范围和经营项目,不断提高铁路货运的管理水平和利润水平,将铁路货运从原来的运输节点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根据《关于铁路货运站场功能和设施配置的意见》(铁运〔2013〕57号)要求,铁路物流中心在巩固完善货物到达、中转、装卸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必将拓展仓储、堆存、配送、联运、包装、配送加工、金融物流等增值功能,积极探索自营、外包、联盟的发展模式,确保中心。此外,还要完善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的配套功能。,从而有利于物流中心核心功能的实现,吸引更多的客户,产生经济和物流活动的集聚效应。
(3)技术装备将向现代化发展。
传统货运站向铁路物流中心的转型升级,必将带动传统铁路货运设备的转型升级,技术状况差的陈旧、过时、报废设备将被迅速淘汰。大型先进机械的投入,如叉车、龙门起重机、正面起重机、堆垛起重机、旋转起重机、超载和偏心载荷检测装置、动态轨道衡等。会继续增加;在发展潜力较大的铁路物流中心,预计将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立式筒仓、预冷设施、立体仓库等现代物流设施,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电子秤、自动分拣设备、堆垛机、叉车、托盘等现代物流设备也有望配备齐全;低能耗、轻污染的高科技设备,如射频识别、煤炭专用抑尘设备等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4)业务办理会向方便的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展的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革货运受理模式,做到“简化手续、拓宽渠道、开放受理、随心所欲”,为客户提供直接、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传统铁路货运站的基本作业包括验收、验收、制票、运输、装车、分拣换票、送票、卸货、发货、搬出货物等。根据铁路规定,托运人必须完成许多其他任务,如采购货物、提货、包装货物、密封卡车或集装箱以及特殊货物作业。在改革的推动下,铁路物流中心的业务受理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从繁琐的现场办理到电子商务下的“我要发货”一键受理,业务受理将进一步向便捷化方向发展;铁路物流中心的相关管理系统通过与12306的有效连接,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运营的内容和服务方式将由客户决定。货物发出前,铁路物流中心会负责提货和仓储。途中运营期间,铁路物流中心将组织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货物到达后,铁路物流中心将组织货物的分拣和配送。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包装、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各种物流增值服务。
(5)整体物流服务能力将显著提高。
全程物流服务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深入客户供应链,结合客户生产销售节奏设计服务内容。根据货运组织改革的要求,全程物流要重点突破“站到门”、“门到门”的运输配送阶段。因此,承担末端配送的铁路物流中心,将改变过去根据运力配置运输资源的管理理念,深入分析客户需求,充分利用运输、仓储和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不可替代的全程物流服务。同时,铁路物流中心网络化运营的优势将日益明显。将积极对接全国性、网络化的大型制造、商贸等企业,承接其他物流企业无法实现的整体物流业务,进行深度联动,灵活采用整合手段,进一步提升铁路物流中心网络的广度和服务能力。在实践中会不断完善整个物流服务的网络分析、开发等解决方案,灵活应对不同客户对整个物流的需求。
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是关系到铁路货运生存发展和完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铁路物流中心,推进多式联运,变车流为货流,提高铁路货运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畅通、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功能完善、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进而促进我国物流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货找物流就找迈泽物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如无特别声明则源自于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我们将尽快处理
业务直线:021-34512205 业务手机:13321951972
全国服务热线:021-61555105